根据表4和表5丁基防水嵌缝胶试样常规性能结果,三类产品均满足现有国家标准技术要求及用户使用要求,其中1-1#符合低模量常规丁基防水嵌缝胶要求((20LM),1-2#符合高模量常规丁基防水嵌缝胶要求(20HM),1-3#符合现有主缆密封防护用胶要求(JT/T694)。
MS密封胶试样在120℃的环境中进行耐高温老化性能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改进后的1-1#及1-2#的拉伸强度相对于某通用MS密封胶总体上都有所提高,1-3#的拉伸强度相对某主缆MS胶虽然不明显,但也稍有提高。
高速搅拌;搅拌机内通循环水0.5 h,并且降温至50℃以下,加入适量的脱水助剂、功能助剂、催化剂;之后将搅拌机调至低速搅拌,并将搅拌机内部抽至真空;将生成的MS密封胶样品进行性能检测,若合格,则试验结束;若不合格,则对脱水助剂、功能助剂、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进行调节。
可知:在其他条件一致时,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中增塑剂类型将明显影响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与油漆的配套性,即采用芳香族类增塑剂的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比聚醚增塑剂类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更能保证与面漆涂层结合效果。
将端舟基聚丁二烯(HTPB)与四氢吠喃和环氧丙烷的共聚醚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作为软段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的MS密封胶性体,详细考查了HTPB/共聚醚的比例和不同扩链剂对所合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水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常温下白油、甲基硅油、MS密封胶溶度参数的模拟值。由表4可见,溶度参数模拟值分别为饰油一16.924(J/cm;)"z己甲剔油一12.348(J/cmi)i一z(J/cm>cSjznt一12.638(J/cm;)"z,溶度参数差值分别为一△己I-HAl一4.286(J/cm;)"z,一△己一胶-胶-0.290(J/cm;)"z。
因篇幅有限,本研究以白油体系、丁基防水嵌缝胶/白油共混体系为例,结果见图5-6。由图可见,随着模拟时间的不断增长,体系温度以298K为恒定值上下浮动且在恒定值上下5%温度范围内(如图5所示),而体系的能量无明显波动(如图6所示),这说明该模拟体系的温度、能量均已达到平衡。
由图可见,白油、甲基硅油、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纯物质体系的密度分别约为0.811g/cmi1.021g/cmi1.029g/cmi,接近它们的真实密度0.816g/cmi0.974g/cmi1.067g/cmi(其中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真实密度参照107硅橡胶)。共混体系时间一密度关系如图4(d-e)所示,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白油与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甲基硅油共混体系在模拟结束后的最终密度分别约为0.925g/cm;L022g/cmy。
添加特制聚硅氧烷一聚氧烷撑嵌段聚合物的量是MS密封胶的。W--ao<最好是。5 0/n1b纬)。专利配方(质量份):MDI聚氨醋预聚体(F-h1CCl1.65环)4.10气相法白炭黑3fb邻苯二甲酸二辛醋18. 52聚硅氧烷一聚氧烷撑嵌段聚合物1. 39碳酸钙2了iB颜料2. 31二甲苯2.2a把配制的MS密封胶嵌填在混凝土接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