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充填。施工人员首先使用毛刷在变形缝两侧方向比较均匀地刷涂一层底涂料,(20-30) min后再通过刮刀或者直接用手向涂胶面上涂(3-5)mm左右的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完成之后再进行反复挤压,目的在于确保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能够和被粘结面达到更好的浸润效果。
MS密封胶的装填。施工人员把带有出胶孔以及推力杆的压胶盘放置到MS密封胶上面,然后取下注胶枪管活塞,同时注意把枪管口对准出胶口,确定对准后推动枪管以及推力杆,用力下压,通过这一过程中就可以顺利将胶料上行装人枪管中,与此同时管中空气顺枪管尾部排出,一直到灌满即可。
电话机用hb/S线路再生中继器系参照美国先进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制造的,该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要求能够长期自动工作,要求有较高环境可靠性制造中底盘需有适当的密封材料和合理的密封工艺以保证整机装配后能经受得起严格的气压试验和包装运输等检验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该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密封技术研究。
JC/T 914-2003《中空玻璃用丁基防水嵌缝胶》是关于丁基防水嵌缝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各方面的建材行业标准,其中第四条规定了丁基防水嵌缝胶的水蒸气透过率需参照GB/T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进行测试。
观察中空玻璃结构图可发现,玻璃、铝管间隔体、干燥剂和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共同形成空气密封层,由于玻璃和铝管自身的水蒸气渗透率非常低,而干燥剂又起着吸收水蒸气的作用,因此造成空气层大量的水蒸气渗透极有可能是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出了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水蒸气渗透原理以及渗透的途径,发现丁基防水嵌缝胶水蒸气透过率参数与中空玻璃的失效关系密切,因此结合JC/T 914-2003要求介绍了丁基防水嵌缝胶水蒸气透过率的测试方法,以期为相关企业中空玻璃丁基防水嵌缝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此外,比较FS 1和FS 2的外观,可以发现FS1表面有密集的小颗粒,FS 2表面均匀细腻。经过改性以后,粉体与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相容性大大改善,更容易在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中分散均匀,FS 2相对F1外观得到改善。